Friday, 9 January 2015

普通投资者如何打赢华尔街?

无论牛市还是熊市,普通投资者真的能旱涝保收吗?听听史蒂芬•西尔斯在《不屈不挠的投资者》中给出的建议。
身为《巴伦周刊》(Barron's)编辑的西尔斯在书中努力阐明投资者应如何避开华尔街数不胜数的陷阱,无论牛市还是熊市,都能赚到钱。开篇,西尔斯就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如果投资者能明白这个道理,就会比现在富有10倍。“糟糕的投资者考虑怎么赚钱,”西尔斯写道。“出色的投资者考虑怎么不亏钱。”
想一想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巴菲特这位过去100年最成功的投资者不是靠每天在奥马哈坐在彭博(Bloomberg)终端前执行交易而致富。他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通过购买低价股票,如果形势变糟,他也有回旋余地。在市场惨淡的年月里,巴菲特也没有落败,他的财富年复一年地呈现复合增长。巴菲特常常调侃复合增长的重要性。他的第一投资准则是什么?不要亏钱。第二准则呢?别忘了第一条。
不幸的是,西尔斯浪费了这个漂亮的开场白。继第一章后,《不屈不挠的投资者》给出的建议开始自相矛盾,甚至可疑,包括强调了一些普通投资者本应避免的典型华尔街理念。他提供的建议来自贝尔斯登(Bear Stearns)前董事长艾斯•格林伯格,后者一贯坚持卖出亏损股----没有任何借口。
普通投资者应该总是清仓下跌股吗?当然不是。好公司的股票在长期上涨过程中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下跌。另外,普通投资者也无力承担像华尔街交易员那样不断换股的交易成本。
随后,西尔斯表示,成功的投资者必须跟踪经济周期和经济指标,包括波动率恐惧指数(VIX fear index),了解应该何时进入、退出股市板块及具体的个股。值得指出的是,波动率和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的经济报告是投资界普遍关注的报告。但在2008年,关注这些指标也救不了谁。
西尔斯在这本书中常常听起来就像是一名日间操盘手。考虑到他的日常工作是为《巴伦周刊》的期权市场栏目撰稿,这也难怪。倒不是说他说不出什么高见,但他每日时时刻刻跟踪市场的变动,这种思维模式似乎影响到了他的建议。
真相是成功投资是人生的苦苦追求之一。伟大的投资者通常都有你我所不具备的特质,而且,他们的行事方式通常与一般的人背道而驰。再以巴菲特为例。上世纪90年代初,他公开支持富国银行(Wells Fargo)的股票,因为该股当时很便宜,续跌空间有限,而上升空间巨大。但当时,其他所有人都盯着该行糟糕的房地产贷款。
三位知名做空者穿着印有“巴菲特-小子”的T恤,四处高呼富国银行股票将下跌(我们都知道最后的赢家是谁)。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很多最优秀的投资者不像其他人那样试图把握经济周期的时机。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走。
看起来似乎毫无希望,但有工作的人可以成功地进行投资。而且,这不需要依照华尔街规则来做。只需要知道几个“诀窍”就行。
第一,成本永远是投资过程中你唯一能够控制的因素。现如今,很多华尔街分析师告诉我们,美国企业的利润将继续蓬勃增长,美国股市每年将上涨9%,等等。这样的预测可能在未来10年是成功的,但之后10年就又说不准了。天晓得。但如果你的共同基金收取1.50%的费用,你唯一可以指望的事情就是,你的钱每年会损失1.50%。

第二,不应在股价贵的时候买入,也不应在股价便宜的时候卖出。但你怎么知道今天是便宜、还是贵呢?最可信的指标就是耶鲁大学(Yale)教授罗伯特•席勒的长期股票水平评测工具,他用一个Excel表格来跟踪历年股市走势,并发表在耶鲁大学网站上,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根据席勒的表格,经过周期调整的美国股票历史平均市盈率为16倍。如今,这一比率为22倍。华尔街人士总是一味让你买进。但席勒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方法。第三,对股市进行更广泛投资,或者找一个人帮你做,最好这个人还喜欢价值股,不喜欢那些热门但前景不可预测的成长型公司。简单说,除非想寻开心,否则不要想着在个股上赌一把。每天都有数以万计极其聪明、极富野心的选股者涌入股市。你真的比他们还懂行吗?
如果希望成为一名更出色的投资者,效仿华尔街人士的可能性不大。应该从简单的开始----挑选低成本基金,当席勒的长期市盈率曲线低位时买进股票,不要投资太多个股。最后,请记住巴菲特常说的一句话:成功投资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以此为主题著书立说或许也同样如此。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